新聞詳情
光明映照“格桑花”—甘肅電力公司與上海蘇特公司聯合支援玉樹抗震救災
日期:2025-05-04 17:49
瀏覽次數:1424
摘要:
4月14日,7.1級地震!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轉瞬成為焦點。危急關頭,各路救援大軍火速向災區挺進。災情就是戰斗的號角,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下,甘肅省電力公司站在了支援玉樹抗震救災電力搶險的*前沿。
雨夜千里馳援
4月14日,甘肅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尹正民得知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的消息,他意識到緊鄰青海的甘肅是支援地震災區電力搶險的前哨,災難面前,責無旁貸。尹正民立刻作出部署:“迅速集結人員,集結車輛、搶修物資,隨時準備出發!”
很快,國家電網公司要求甘肅公司支援青海玉樹的命令下達了。甘肅公司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電力搶險應急辦公室。
聽到甘肅公司要支援青海玉樹電力搶險,蘭州、白銀、定西、甘南等供電公司的干部黨員紛紛請愿,要求把任務交給他們。甘肅公司黨組經過權衡,決定由蘭州供電公司擔任首支特遣隊,其他單位的搶修隊伍集結待命。
20點30分,裝備精良的甘肅公司支援玉樹地震災區的搶險隊伍完成集結并冒雨出發。與此同時,首批電力搶修物資專車也連夜起運。
“沒有電,災區人民生活會很艱難,我恨不得馬上飛到災區。”從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搶險隊隊長李世偉心里就一個想法,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也要以*快的速度趕到玉樹地震災區,讓災區人民早日用上電。
光明就是希望
經過27個小時日夜兼程,行程1100余千米,16日凌晨,搶險隊進駐地震重災區結古鎮,搶險工作立即展開。
搶險隊接到青海省電力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任務:給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之一的格薩爾王中心廣場和某**戰地醫院供電。
格薩爾王是藏族的傳奇英雄,以格薩爾王命名的廣場及雕塑是玉樹州的標志。4月14日,地震將這里的配電設施損壞殆盡,廣場被黑暗籠罩。震后,格薩爾王廣場成為受災群眾安置點和醫護救治點之一。恢復格薩爾王廣場的供電成為搶險工作的重中之重。
布點、立桿、架線、調試……訓練有素的搶修隊員顧不上緩解一下長途跋涉的疲憊,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冰冷沉重的電纜在隊員們手中展開,一根根電桿在廣場上立起……經過奮戰,電線終于在受災群眾安置點的一片歡呼中為驚魂未定的災區群眾送上光明和溫暖。戰地醫院里挽救生命的醫療手術也在燈光下緊張展開。“有了電,阿媽就有救了!”守護在媽媽擔架旁的藏族姑娘文德卓瑪眼里滿含淚水,激動地說。
在搶修電力線路、提供應急供電的同時,搶險隊員急受災群眾所急,以各種方式關愛處在災難中的人們。他們把自己的方便面、水等生活物資省出來送給老人和孩子們。
地震發生后,格薩爾王中心廣場安置了大批受災群眾。因為無處為手機充電,許多群眾無法與家人、親戚聯系。搶險隊在確保廣場**用電的情況下,籌措了10多個電源插座給群眾的手機充電。聽說有充電點,很多人都圍上來,很快,100多部充電的手機閃爍起了希望的光芒,電給災區的人們帶來了福音。“媽!我沒事!”19日,地震發生4天后,撥通手機**向家人報平安的巴毛哽咽著,旁邊的搶險隊員也感動得淚盈滿眶。
連日來,搶險救災保電隊員席地而臥、一日三餐吃方便面,負責電源車的隊員白天黑夜值守在發電車上,精心操作,確保供電持續正常。一些搶險隊員不適應高原環境,身體缺氧,他們毫無怨言,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和樂觀的精神狀態。
4月19日,中華國內總工會授予甘肅公司搶險隊“抗震救災工人先鋒號”,鮮紅的“先鋒號”隊旗迎風飄揚,讓戰斗在抗震救災一線的搶險隊員們熱血沸騰。
大愛與“格桑花”同在
災區,搶險隊員忘我工作。蘭州,大愛無垠一幕幕上演。
甘肅公司支援玉樹抗震救災電力搶險應急辦公室持續值班八天八夜,甘肅公司總經理每天都要聽取支援玉樹的專題匯報,關注搶險工作進展,部署搶險工作。他十分關心隊員們的**和健康,每天打電話詢問前方情況,慰問隊員并為他們打氣。
與此同時,甘肅公司黨、團、工會等組織迅速行動,向員工發出倡議,組織為災區捐款捐物。24000名員工以各種方式向災區表達了自己的愛心,僅甘肅公司本部捐款就達12萬元。
20日晚,蘭州電力技術學院的師生們走上街頭,點燃1000支蠟燭,組成“心”型圖案和“玉樹加油”四個大字,為災區人民祈求平安,并為災區人民募捐,以實際行動表達著他們的愛心。
玉樹地震發生后的第八天早上,一縷陽光鉆出厚厚的云層照射在扎曲河與巴曲河畔的玉樹州政府所在地結古鎮。
11歲的卓瑪巴毛和阿媽站在甘肅公司抗震搶險救災1號帳篷前,看著出出進進搬運行李的抗震搶險保電隊員,淚水在眼眶直打轉,“謝謝你們!聽說你們今天要走,我和阿媽來送送你們。”卓瑪巴毛從參加搶險救災的阿爸那里得到了消息。
“感謝兄弟們,災區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祝你們一路平安!”青海省電力公司抗震搶險指揮部的兩位領導緊握住甘肅公司搶險隊員的手說。
4月21日,甘肅公司首批抗震搶險救災隊員經過8天8夜的努力奮戰,圓滿完成了地震災區的保電任務,開始分批從災區撤離。
災難正在過去,笑傲高原的格桑花并不孤獨,在國內人民的關愛和幫助下,勝利正在走來!
雨夜千里馳援
4月14日,甘肅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尹正民得知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的消息,他意識到緊鄰青海的甘肅是支援地震災區電力搶險的前哨,災難面前,責無旁貸。尹正民立刻作出部署:“迅速集結人員,集結車輛、搶修物資,隨時準備出發!”
很快,國家電網公司要求甘肅公司支援青海玉樹的命令下達了。甘肅公司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領導小組和電力搶險應急辦公室。
聽到甘肅公司要支援青海玉樹電力搶險,蘭州、白銀、定西、甘南等供電公司的干部黨員紛紛請愿,要求把任務交給他們。甘肅公司黨組經過權衡,決定由蘭州供電公司擔任首支特遣隊,其他單位的搶修隊伍集結待命。
20點30分,裝備精良的甘肅公司支援玉樹地震災區的搶險隊伍完成集結并冒雨出發。與此同時,首批電力搶修物資專車也連夜起運。
“沒有電,災區人民生活會很艱難,我恨不得馬上飛到災區。”從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搶險隊隊長李世偉心里就一個想法,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也要以*快的速度趕到玉樹地震災區,讓災區人民早日用上電。
光明就是希望
經過27個小時日夜兼程,行程1100余千米,16日凌晨,搶險隊進駐地震重災區結古鎮,搶險工作立即展開。
搶險隊接到青海省電力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任務:給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之一的格薩爾王中心廣場和某**戰地醫院供電。
格薩爾王是藏族的傳奇英雄,以格薩爾王命名的廣場及雕塑是玉樹州的標志。4月14日,地震將這里的配電設施損壞殆盡,廣場被黑暗籠罩。震后,格薩爾王廣場成為受災群眾安置點和醫護救治點之一。恢復格薩爾王廣場的供電成為搶險工作的重中之重。
布點、立桿、架線、調試……訓練有素的搶修隊員顧不上緩解一下長途跋涉的疲憊,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冰冷沉重的電纜在隊員們手中展開,一根根電桿在廣場上立起……經過奮戰,電線終于在受災群眾安置點的一片歡呼中為驚魂未定的災區群眾送上光明和溫暖。戰地醫院里挽救生命的醫療手術也在燈光下緊張展開。“有了電,阿媽就有救了!”守護在媽媽擔架旁的藏族姑娘文德卓瑪眼里滿含淚水,激動地說。
在搶修電力線路、提供應急供電的同時,搶險隊員急受災群眾所急,以各種方式關愛處在災難中的人們。他們把自己的方便面、水等生活物資省出來送給老人和孩子們。
地震發生后,格薩爾王中心廣場安置了大批受災群眾。因為無處為手機充電,許多群眾無法與家人、親戚聯系。搶險隊在確保廣場**用電的情況下,籌措了10多個電源插座給群眾的手機充電。聽說有充電點,很多人都圍上來,很快,100多部充電的手機閃爍起了希望的光芒,電給災區的人們帶來了福音。“媽!我沒事!”19日,地震發生4天后,撥通手機**向家人報平安的巴毛哽咽著,旁邊的搶險隊員也感動得淚盈滿眶。
連日來,搶險救災保電隊員席地而臥、一日三餐吃方便面,負責電源車的隊員白天黑夜值守在發電車上,精心操作,確保供電持續正常。一些搶險隊員不適應高原環境,身體缺氧,他們毫無怨言,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和樂觀的精神狀態。
4月19日,中華國內總工會授予甘肅公司搶險隊“抗震救災工人先鋒號”,鮮紅的“先鋒號”隊旗迎風飄揚,讓戰斗在抗震救災一線的搶險隊員們熱血沸騰。
大愛與“格桑花”同在
災區,搶險隊員忘我工作。蘭州,大愛無垠一幕幕上演。
甘肅公司支援玉樹抗震救災電力搶險應急辦公室持續值班八天八夜,甘肅公司總經理每天都要聽取支援玉樹的專題匯報,關注搶險工作進展,部署搶險工作。他十分關心隊員們的**和健康,每天打電話詢問前方情況,慰問隊員并為他們打氣。
與此同時,甘肅公司黨、團、工會等組織迅速行動,向員工發出倡議,組織為災區捐款捐物。24000名員工以各種方式向災區表達了自己的愛心,僅甘肅公司本部捐款就達12萬元。
20日晚,蘭州電力技術學院的師生們走上街頭,點燃1000支蠟燭,組成“心”型圖案和“玉樹加油”四個大字,為災區人民祈求平安,并為災區人民募捐,以實際行動表達著他們的愛心。
玉樹地震發生后的第八天早上,一縷陽光鉆出厚厚的云層照射在扎曲河與巴曲河畔的玉樹州政府所在地結古鎮。
11歲的卓瑪巴毛和阿媽站在甘肅公司抗震搶險救災1號帳篷前,看著出出進進搬運行李的抗震搶險保電隊員,淚水在眼眶直打轉,“謝謝你們!聽說你們今天要走,我和阿媽來送送你們。”卓瑪巴毛從參加搶險救災的阿爸那里得到了消息。
“感謝兄弟們,災區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祝你們一路平安!”青海省電力公司抗震搶險指揮部的兩位領導緊握住甘肅公司搶險隊員的手說。
4月21日,甘肅公司首批抗震搶險救災隊員經過8天8夜的努力奮戰,圓滿完成了地震災區的保電任務,開始分批從災區撤離。
災難正在過去,笑傲高原的格桑花并不孤獨,在國內人民的關愛和幫助下,勝利正在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