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流發生器重慶:打造海上風電裝備**平臺(咨詢電話021-56479693)
:2007年,為推動重慶風力發電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重慶市科委啟動了科技重大專項――風力發電裝備項目研發。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承擔了其核心課題――2MW變速恒頻風力發電機組的研制及10臺2MW風電機組的示范應用,并于同年底研制成功樣機。2008年,樣機通過GL認證,同年,授牌成立了重慶市風力發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實現設備批量產銷。截至2011年11月,海裝公司已累計安裝風機381臺,總裝機容量68.725萬千瓦。
為進一步提升海裝公司對中船重工集團和重慶風力發電裝備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由重慶市科委組織,海裝公司聯合集團公司及所屬有關研究所,于2009年申報了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過兩輪專家論證,科技部批準以海裝公司為依托組建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期3年。同年,海裝公司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等項目。

風機生產車間

小核心 大協作 四大功能充分發揮
中心組建以來充分利用集團公司現有科技資源和專業優勢,以“小核心、大協作”的運作模式,積極開展國內外技術合作,實施“產學研”一體,努力建設適應我國海上風電技術發展要求,處于國內**水平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中心”。在3年建設期中,中心以海上風電的共性技術攻關和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公共服務平臺為己任;以建設技術**、成果轉化、信息與技術交流、人才培訓四大功能核心基地為目標,圍繞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戰略,努力打造我國海上風電機組研制和海上風電場建設**平臺,提升我國海上風電場建設運營的整體技術水平。
中心主要任務包括:**,通過海上風電裝備系統設計、集成制造、海洋環境等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究,為海上風電裝備設計制造和工程建設提供成套技術解決方案,并對研究成果進行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開發,實現適合我國氣候、風況和地質特點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集成,提升我國風電產業的技術**水平。**,通過廣泛合作與交流,聚集和培養海上風電裝備研究、設計和制造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實現技術、人才和經濟良性循環,將工程中心建設成為我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設計等技術領域具有技術**、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信息與技術交流四大功能的核心基地,使工程中心總體技術**能力接近******,并在部分領域達到國際**水平。